马鞍山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计划成效显著

2018/8/3

自2014年起,按照创新发展、扶*促强的原则,马鞍山市启动了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计划,每年认定50家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、成长性好、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认定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200家。近日,马鞍山2014年度首批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验收工作*完成,获得委托贷款支持的48家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有36家通过了本次验收,通过率达到75%。经过三年的培育,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经济与创新发展情况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。

一、财政资金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

对通过贷前调查的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,以委托贷款形式资助其所实施的科技项目,给予100-4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委托贷款,同时要求企业新增配套资金不低于项目总投入50%。2014年36家企业自筹配套资金均高于财政资金金额,配套资金近7500万元。通过项目实施的带动,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也不断加大,一、二、三类企业三年培育期内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达到3.67%、4.5%和6.5%以上。

以中亚机床每年的研发投入增长为例,2015年603.63万元,2016年708.18万元,2017年830.22万元。公司除申报的“小巨人”项目高智控多缸同步双机联动折弯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之外,企业每年新增研发项目3-4项,带动了企业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,预计2018年企业销售收入将突破2亿元,较于2014年提升1亿元。同时,2017年企业上缴税收1098.94万元,企业自此缴税额走入千万元行列,而2014年企业缴税额仅为414.24万元,纳税额提升2.5倍。

二、科技项目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

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期内,县区*、开发园区管委会对企业培育、监督、管理和服务工作负有主体责任。相关部门制定专项培育政策和措施,开展对口联系、定期走访、重点帮扶等工作,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。培育工作列入市*对县区、开发园区考核目标。企业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,不断开发新产品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此次通过验收的36家企业,共计研发新产品60余项,每年高新技术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达到60%以上。2017年销售收入合计42.77亿元,较201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9.04%;2017年纳税合计1.72亿元,较201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.97%。

例如安徽久工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“小巨人”项目——移动智能按摩椅研发项目,依托该项目,在和县相关部门的牵线下,企业与安工大等多家高校展开校企合作,引进专家教授带领团队到现场培训指导,成功开发出互联网理念产品——共享按摩椅。

三、培育计划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

在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的三年培育期内,马鞍山市不断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、专利申请、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人员培养等方面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,使得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。本次36家企业新增授权专利786项,其中发明专利87项;实现了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;截至2017年底企业大专以上科技人员数达到1238人,占企业总人数比重达到24.12%;其中的34家工业企业全部为高新技术企业。

譬如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,借着“小巨人”项目的实施,其项目产品已成功应用到欧莱雅、宝洁和巴斯夫的防晒霜(乳、液)中,开拓了国际市场。2015年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,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,组建“马鞍山市防晒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、马鞍山市企业技术中心,已申报认定6个高新技术产品,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90.28%;近三年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19项。

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的核心是扶*促强,坚决不撒“胡椒面”。在企业三年培育期内,在集中力量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,马鞍山市科技局还注重扎实做好监督工作。市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在三年培育期内,每年均对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评;三年培育期满,对企业进行验收,通过验收的企业,委托贷款资金转为财政补助;验收不合格的企业,委托贷款资金不改为财政补助,计息收回。